港大研究:感染寨卡或致睪丸炎 干擾素或可用作治療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11/20 15:58

最後更新: 2016/11/20 15:58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寨卡疫情於南美持續,本港亦已錄得2宗外地傳入個案。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團隊的研究發現,小鼠於類固醇抑制免疫系統後,如感染寨卡病毒,除發現病毒擴散到多個器官外,停止使用類固醇抑制小鼠後,大部份器官更出現嚴重炎症,當中睾丸均嚴重受損。

團隊及後發現,如使用干擾素療法,以2種獲臨床批准的干擾素治療,與無接受治療的小鼠比較,使用干擾素治療的小鼠存活率大大增加,體內病毒量及炎症亦有減少。

研究顯示,寨卡病毒或引發睪丸炎,建議日後應對感染寨卡的男患者作長期跟進研究,以監察患者及康復者的生育能力和睾丸功能。另外,當干擾素治療的潛在益處大於藥物副作用時,此療法或適用於部分有嚴重併發症的寨卡患者。有關研究已刊於國際科學雜誌EBioMedicine。

世衞早前宣布,解除寨卡病毒作為「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緊急事件」。食衞局局長高永文今日出席活動後表示,衞生防護中心已參考有關宣布,但強調港府對寨卡或其他蚊媒病毒的應變措施仍會維持。

他又指,港府會爭取於今日世衞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後,與世衞或其他有關地區的官員,了解寨卡等傳染病整體發展情況。